第七十八章(3/5)
欺负他过甚,便点道:“实不相瞒,我与王爷亦有数面之缘,见王爷阔面重颐,确有王者之相。
只是欲求大事,必得天时地利和。如今我若想要投效王爷,总得观将来之事,否则心中难安。”
牟长史一怔,苦笑道:“王爷筹谋数十载,已有万全的把握,只是将来之事,谁又能说得清楚?不知大欲要如何观之?”
造反本来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差事,如何能打得了包票?难道你叶行远还能有未卜先知之能不成?
叶行远摇道:“长史误解下官之意了,谋事在
成事在天,怎能轻言胜负?我只是想看看,王爷百年之后,世子能否有继承之能。可惜我在南浔州一月,未能与世子谋面……”
牟长史恍然大悟,他明白了叶行远的心思。蜀王虽然未必能说是一世雄才,但至少也是枭雄之姿,这牟长史跟了他几十年,自然有信心。
叶行远在南浔州也见过姬继好几次,也曾
谈天下大事,有直观的感受。从他言下之意来看,他对蜀王本身只是比较满意的,顾虑的乃是蜀王的继承
问题。
这确实让牟长史有些挠,他也不能昧着良心说世子青出于蓝胜于蓝——事实摆在眼前,世子就算不是纨绔子弟,但也有明显的道德瑕疵。对面这位叶大
正在审理的慈圣寺一案,蜀王世子便是主谋,牟长史不相信叶行远不知道。
他沉吟半晌,方才字斟句酌道:“世子少年顽劣,脾不佳,但也曾随名师受教,长于谋略。行事虽然急躁,但也能受
规劝,若是大
以理服之,必可君臣相得。王爷春秋正盛,身体健旺,此后二十年不足虑。
二十年之后,大必能执掌朝政,世子可为守成之君。”
牟长史这番话可算推心置腹,他承认世子的本事不行,但又安慰叶行远说蜀王的身体还行,至少还能再活二十年。而二十年之后,如果大事真的能够成功,以叶行远的才能,起点又高,还能掌握不住朝政?
到时候,世子到底如何,也不足虑了。反正只需要他老老实实的当守成之君,多诞下几个子嗣,也就足够了。
叶行远不禁暗叹,当世的文果然真的心态不同。虽然仍然以忠君为上,但是也毫不在乎伊尹霍光之事,对他们来说,圣天子垂拱而治,将政务实务全都
给内阁大臣,大概是最好的选择。
保皇派们的内阁诸位学士是这般想法,造反派中这位首席心腹,也毫不避讳这个意图。
如果叶行远是传统的文,那么听了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