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(5/17)
个掷壶游戏,奖品是一个叫“盼儿”的十六岁绝色佳丽,尚未被梳笼。
他和他的一个老对手已为她豪掷五十金铢。
我不禁咋舌:五十金铢,是一个什么概念!
在新宋,一金铢官方兑换价格是十银铢,可实际上,在京都的黑市里,一枚金铢能兑六七十银铢,若是成色极好的官铸“龙鳞金铢”,甚至能换到八十枚以上。师父来借钱,只要金铢,不要银铢。元冬每次替我支钱时,都要暗地里咬一咬牙——她虽是我的贴身丫鬟,却也清楚这世道的金银分量。
原因非常简单:番国、西域、欧伦大陆诸国视黄金为“太阳神血”,拒绝用白银
易战马、宝石等战略物资。朝廷为维持商路,不得不将有限的金铢集中用于外贸,导致国内金价飙升。
银铢和铜钱也有类似问题,官方汇价一银铢等于一百文钱,与实际市场价则是三四百文钱。这原因就比较复杂了:一则是朝廷为彰显盛世,严控银铢发行量——新银矿必须封存三年以上,导致通货紧缩,市面银铢稀缺,虽然一再加大对私铸铜币的打击,但银铜汇价却是持续走高;二则是盐铁专卖制度中,规定盐引铁引只能用银铢购买,但盐商转手卖盐时却收铜钱。商不得不以300 文兑1银铢的汇率套现,形成恶
循环。
像冀师姐和凝彤,一个月月俸才一百来文钱,这50金铢,相当于她们一百个月的俸禄。
“什么,敢和你金公子争
?”
他告诉我,是一个叫齐长风的。
“齐长风?”
金素昧眼神一凝:“你知道他?”
我点点:“谁不晓得?听说他背后那位,可是元阳教里真正的话事
。你怎会和他对上?”
他沉默片刻,终是咬牙道:“这事得从三年前说起……”
原来,金家大小姐曾被选元阳庙的“
艳班”,金婕妤因此而圣宠渐衰。
但金家也算因祸得福,得了岁禄三千石的伯爵恩封,他兄长更坐稳了东都知州的要职——那可是元阳教盘踞的老巢。不过这份仇,金素昧一直记到了今天。
齐长风之父名叫齐彧,官拜工部右侍郎,虽出身琼琚齐氏这等百年簪缨世家,却甘愿终年奔走于阡陌沟渠之间,连那身绛紫朝服的下摆都浸染着洗不尽的田泥。
皇太伯曾抚掌笑称他为“犁铧侍郎”,隆德皇帝更御笔亲题“农为国本”的鎏金匾额相赠。
然而齐长风真正的倚仗,却是那位隐于幕后的生父——“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